家风是一本书,写满中华民族的智慧;家风是一轮明月,光辉普照神州大地;家风是一棵树,历经千年依旧生生不息;家风是一条河,流过广阔的时空却依旧清澈。
曾国藩以“勤”为人生第一要义,崇尚“勤勉”就是曾氏的家风;而我的祖祖辈辈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是勤俭,勤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是全家人毕生恪守的为人处事标准。爷爷奶奶都是农民。奶奶在我家卫生间里放了一个大水桶,每个人的洗脸水、洗澡水都倒在这个水桶里,我们用收集起来的水冲马桶、拖地。全家受奶奶的影响,总是把用过的水倒进桶里进行废物利用,从不浪费一滴水,做到勤俭节约,低碳生活。勤”是祖辈们刻在我记忆里的宝,是把暗淡苦难的生活过成光的利器。
我的爸爸妈妈也很勤俭。爸爸妈妈每天都要忙碌的工作,有时晚上还要加班。就算这样,他们每天早晨仍然会早早起床给我做好我喜欢吃的早餐,让我有饱满的精神来上学。他们还会要求不准浪费饭菜,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节俭精神,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家的传家之宝,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从小就应该传承我家的好家风,自觉做到勤俭节约,绝不铺张浪费。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艰苦困苦,玉汝于成。”勤俭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青少年应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你我可曾想过,在生活用水上,及时关上暂时不用的水龙头,或是试着一水多用,以充分利用每一滴水?你我可曾想过,在使用电器时,关闭无用的电源,节能减排,随手截断不必要的损耗?又有多少时候只因为饭菜不合胃口就随手倒掉,明明只用过几页的作业本却出现在垃圾堆,教室里的灯和投屏和我们一同按时上课,而它们却没有课间和午休.…天天把勤俭节约挂在嘴边,可我们真的做到了吗?
没有勤劳、节俭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作支撑,国家不可能兴旺发达,社会难以实现持久和平与稳定,民族难以自立。节约应从小事开始,从一粒米,一滴水开始。
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光阴,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踏好脚下的每一步,做到“一步一个脚印”,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努力做一个爱国励志,勤俭节约的好学生,牢记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践行勤俭节约风尚,争做勤俭好少年!
本文章来源于哈尔滨家教网:https://heb.zhiyanx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