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版块 发帖 消息 我的
外链论坛LOGO
请勿发布违规信息!
王老师Lv3 
暑假读一本好书教师优秀作品 黄土所向,素履以往 ——读《乡土中国》有感     

格外充实的暑假,伴着海水的咸腥味,我踏过凉软的湿沙细砾,看过古朴的碉楼砖瓦,也待过惬意的故乡小院。随之如约,我掀开青山绿水的幕帘,踏过书山,在文字与经历中邂逅中国之乡土文化。且以稚嫩的心灵,寻那黄土之源。

透过漫天黄沙、层层绿田,费孝通以创新的理论与有力的笔触绘出乡土中国的人情社会。投石入水,涟漪阵阵,血缘关系引导着,从一人,以差序格局蔓延为一个家族。人与人之间以亲情相连,长者统治,经验与习俗先行,道德维持秩序。与现代生活中推崇的法治与层层管理秩序不同,这是千百年间我们的祖祖辈辈所实践出的、浑然自成的独特体系,也是书中阐明的乡土社会基本逻辑与构成。

黄土所向,是顺应天时的自然。也许因为农业社会看天吃饭的传统,农民生来对大自然有着大多数现代城市人所不具备的敬畏感。他们不以水泥钢筋征服自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求利用与适应的微妙平衡点。其“自然也深入乡土社会的方方面面:无须文字,一口乡音行遍邻里;无须法律,一杆心秤辨别是非;无须刻意传授,经验代代相传……今天所提倡的“绿色”“德治”似乎也对其有些继承,先民的智慧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黄土所向,是质朴真实的人情。人群中随意揪出一个人,向上向下扒个三代,沾点亲戚关系的人全算上,便是中国人特重视的血缘关系,再往深去追溯,族谱绘成。亲情与爱中,藏着一份份被重视的责任。想起故乡亲戚家的老人生日,“四代同堂”这个词洋溢着多少幸福。邻里好友,是不时闲聊、走亲串访的关系,一个村,便似一家人。那延续古今的人情,系起乡土内外的思念。

黄土所向,是细致讲究的礼节。“长者不动筷不能吃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诸如此类要孝敬长辈的话与礼节习惯我们自幼便熟知。“长老统治”下的乡土社会是有序而安定的。也许今人认为其中礼节繁复琐杂,但那经验对农业生产与村落生活所起的作用绝不可忽略,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更无须多言。种种礼节之下,暗藏中国人的文化记忆符号。

乡土社会之于中国,莫过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之于欧洲,是发展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也仍以各种方式存在于飞速发展的现代生活之中。我们不再人人守田下地劳作,因为过去农民们的经验与现代科技的结合造就了如今不愁温饱的生活;我们能够在社会中涵养品格,因为中国广袤的农田上早已孕同育出礼治与道德的习惯;我们得以沉浸于年节的喜悦,因为血缘通过繁衍生息将独立的个体紧密联系。我们生于黄土。嘈杂躁动的生活里,脑海中是否总浮现出故乡的一草一木、一阶一瓦?那农家人的厚相热情是否也常成为乏味生活中的一点慰藉?我们需要黄土,这是我们的乡土记忆。而乡土社会中无比自然的劳动精神、人文关怀、感恩之心,也是工业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之物。那点滴精神似润滑油,调节着社会中每一个小小的齿轮的正常运作。我们需要黄土,这是我们的历史联结。乡土文化,或手拍腰鼓载歌载舞,或手持针线密密细缝,或捧大染缸浸润自然。一寸寸传统,一方方手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皆出于历史,皆出于乡村。我们需要黄土,这是我们的文化传承。溯源,那是民族的根;展望,那是时代的歌。

我们当扎根于黄土,忘本则无以成人。“土里土气”“不思

进取”,这是对农民的评价;“环境差”“设施落后”,这是对农村的评价。相比之下,支教的人民教师、乡村建设志愿者、深入农村的党员干部,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对农村落后环境的克服成了大力表彰的缘由。但是,我们本就是从那大山中走出来的人,东方沃土上从不缺坚守土地辛勤劳作的人们。身处盛世则应了解乱世之危,岁月静好则应感谢负重之人,若无乡土之滋养,又何来吾辈之享福?身为新时代的青年,绝不能由人群裹挟着去,须求上进而常回想,想那相生相随的自然之道,去试共生共荣的方式;想那值得继承的人间善意,去破众人之间的壁垒;想那世代相守的道德,去纠社会不正的风气。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何其佩服费提通先生。他有探索精神,开乡村社会学研

究先河,把课堂变成研究所;他有科学精神,著作博古通今、字字箴言,理论深入浅出不乏味;他有善思精神,究中国基本社会类型规律处高位而不蔑视其下。顺着费先生的文字,我思考着农业传统与工业发展的平衡,寻找创新与继承的关系,这大概也是时代正探索的命题,更是青年的责任与使命。扎根,生长,固本守正,创新求是,这是我的答案。

从漫天黄沙中走出,携着一缕来自山谷的清风,乡土社会无论在过去或是现在,直至未来,都不应被舍弃。黄土不是中国人的负担,农耕记忆永远是民族的骄傲。乡土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一把锄、一双履,便只顾埋头苦干。

乡土指引着的,是初心,是历史,更是你我的未来。愿素履而行,继往开来。

本文章来源于西宁家教​网:https://xn.zhiyanxuan.com 


 0  已被阅读了101次  楼主 2024-09-28 09:23:09
回复列表

回复:暑假读一本好书教师优秀作品 黄土所向,素履以往 ——读《乡土中国》有感

已上传或添加的图片
宽度
px
高度
px
说明
浮动
  
下载附件消耗:
发帖币
经验
  
  
插入表格
宽度
边框

双击表格可删除表格

  
文件 类型 时间 操作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关闭
  
自动播放    边框修饰
宽度    高度
  
自动播放 自动循环
  
声明:本站内容为用户自主发布,不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虽然本站会一一审核,但能力有限,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及时联系管理员。sitemap  浙ICP备19037637号-1

主页

欢迎您的浏览

QQ联系图标

自助查询

99%的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联系站长

工作时间:9:00~17:30

微信二维码

回到顶部

向上滚动到顶部

个人中心

去个人首页看看吧

转到底部

向下滚动到底部

您的IP:216.73.216.115,2025-08-02 13:57:48,Processed in 0.03137 second(s).
外链论坛里的文章帖子图片属于用户自主发表,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